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日用品包裝使用時的舒適性和方便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包裝生產廠家在進行折疊紙杯設計制作的時候,還要充分考慮人體工效學。長期以來,筆者從事包裝結構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在教學與日常生活中,筆者不斷觀察和研究,總結出以下在紙杯結構設計中應該考慮的要素。
1紙杯材料的使用量
當前,我國經濟在飛速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亦令人擔憂。根據有關資料得知,我國每年因環境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已超過千億元,其中包裝廢棄物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其中城市垃圾占到25%。這在倡導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打造環境友好性、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今天,引起全國上下的高度重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自然資源的重要性,商品采用綠色環保紙杯的呼聲日漸高漲,我國紙杯行業也紛紛轉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三高一低)的模式,走綠色發展道路。
這就要求紙杯工作者在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想方設法節省包裝材料,一方面節省資金和能源;另一方面減少廢棄物。改良設計后的紙杯紙板的使用情況。橫向上,圖1b將間隔板與體板重合的部分節省下來,單獨畫出,僅留出粘合部分;縱向上,圖1b將底板挖出一個與蓋板突出部分形狀相同的缺口,這樣有利于拼大版,同樣節省紙材。
當然,一只紙杯節省的紙板量非常有限,但積少成多,對于年產量百萬個甚至千萬的大量紙杯,節省量是不容小視的。如果注意到這個問題,不僅為生產廠家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為綠色環保事業做了不小的貢獻!壁,必須在體板上增加延長板以便于設計間壁襯格式。
2機械操作的方便性
紙杯在手工打樣的時候,按照一般的結構圖進行繪圖、模切,然后手工折疊成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全自動生產線上,就會出現機械抓手“無從下手”的局面,因此須在防塵襟片旁邊開一個缺口。易于實現紙杯的自動化生產。在包裝聯動機生產線上生產的紙杯設計,還必須考慮印刷面問題。
3堆碼運輸的方便性
大多時候,消費者看到的都是立體成型后的紙杯,其實除了少數異形或者無法實現自動生產的紙杯外,大部分紙杯杯體接頭是在平板狀態下粘合,且這種平板狀態經歷計數、堆碼、裝箱、儲存、運輸等環節一直持續到在自動包裝線上包裝內裝物之前盒體撐開。要實現紙杯的平板狀態,就必須想辦法設計紙杯的作業線。作業線就是在折疊紙杯自動粘合過程中需要折疊180°。作業線的設計原則是紙杯在自動粘盒機上成型過程**簡單(平折次數**少)且方便粘盒機自動操作。
使用作業線來設計紙杯的結構,會使紙杯在運輸、儲存時大大降低成本。一般紙杯可以利用紙杯的成型線作為作業線。對于部分異形折疊紙杯,其成型折疊線不能使盒坯兩端在平折后對齊重合,這時必須重新設計2條垂直方向的作業線,而且作業線應視情況延長穿越蓋板(襟片)或底板(襟片)。
4人體工效學
人類工效學(Ergonomics)又稱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各種因素;研究人和機器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時怎樣統一考慮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適等問題的學科。根據人體工效學的研究,人體和物體之間需要一定的平衡協調關系,即產品必須適應人的解剖生理的需求。對于包裝來說,要在滿足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應該盡量使其輕便省力,易于開啟,使用舒適,方便安全。
5紙杯設計成品的強度
強度是包裝的本質因素,如果強度達不到要求,包裝的保護性就無從體現。除了上述的幾個要素外,紙杯設計還要考慮到被包裝產品本身的性質、紙杯的回收利用等。產品本身的性質如形態、用途、、運輸方式、銷售方式等,這些方面應該針對具體的產品具體分析。總之,在進行紙杯結構設計的時候,應遵循科學發展觀,根據設計的具體情況做出適當的取舍,做到成本**,達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