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廢水中鉻的主要存在形式為六價鉻(絕大多數)和三價鉻,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換,且二者都可能具有致癌左右,有所區別的是六價鉻的毒性大約是三價鉻毒性的100倍。
目前電鍍廢水中對鉻的處理工藝一般為先將毒性較大的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再對三價鉻進行處理。使用的還原劑目前一般為:亞硫酸氫鈉、焦亞硫酸鈉、亞鐵、硫化鈉等。其中,硫化鈉需在堿性環境中投加反應時間過長、亞鐵產生的泥量過多,具體還原劑的選擇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酌情選擇。
需注意的是,還原劑需在酸性環境下投加,一般PH控制在2-3左右,并且還原劑實際投加量需大于理論投加量,一般為1.2倍,不可投加太過量,否則會造成廢水COD升高。
現較多工廠出現使用二級還原,即在用二氧化硫或者其他還原劑預還原的條件下用聯氨對其再次進行深度還原。另外有些工廠利用電化學還原法、微電池電解同樣能達到將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的目的。
將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之后,目前運用的較多的為混凝沉淀法,即通過加堿的方式將PH調整到7-8左右,生成氫氧化物沉淀從來達到絮凝沉淀的作用。
堿一般選擇液堿、片堿、復合堿,個人建議使用復合堿,因為復合堿不僅能夠達到調節PH的目的,并且還能增加絮凝的作用,從而間接的增加絮凝沉淀的效果,提高去除率。除了加堿,還可加入蘇打來生成碳酸鉻的沉淀來達到去除目的。
科海思離子交換樹脂處理含鉻廢水的出水效果
《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關于鉻元素出水指標要求分為兩方面,TCr<0.5mg/l,Cr(VI)<0.1mg/l。由于鉻的溶解度問題沉淀池清液指標一般不能滿足國標要求的出水指標,可以使用科海思Tulsimer®T-52H和A-21s,**出水指標達到預期指標要求。
產品應用優勢:
①處理精度,六價鉻含量可做到0.02ppm以內,遠遠**國家標準;
②吸附量容量,除六價鉻樹脂對于六價鉻的操作交換容量能夠達到40g/L;
③抗氧化能力強,可耐受1g/L濃度的六價鉻的回收及深度去除;
④應用pH值范圍廣(0-14)。
另外針對高濃度的鉻酸也可實現純化處理,鉻酸槽液在使用到一定程度后,銅、鎳、三價鉻等離子濃度會上升從而響槽液鍍鉻的效果,使用Tulsimer®CH-27可以再在高氧化性鉻酸溶液中去除雜質陽離子。
科海思電鍍行業廢水處理解決方案
電鍍廢水中除鉻之外,還有鎳、鉛、鎘等重金屬離子和氰化物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劇毒物質,對人類有極大的危害。若電鍍產生的廢水未達到標準直接排放,必定會對生態環境及人類產生不可逆的嚴重危害。與此同時,回收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可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科海思秉承“環保治理價值化”的理念,針對電鍍行業中所存在的重金屬超標,以銅、鎳、鎘為典型,化工工藝不能滿足排放標準,以及中和沉淀耗堿成本高、污泥量大、危廢處置成本大等行業痛點,基于十余年的水處理實踐經驗,研究開發出成熟的電鍍行業廢水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中選擇性螯合樹脂的使用,使得出水銅鎳鎘等重金屬離子穩定達到0.02mg/l,遠遠**《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標準。同時回收有價值的金屬離子,如銅、鎳、金、銀、鈀等,可以幫助企業大大降低藥劑消耗和危廢污泥處置成本,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另外方案可對磷、總氮、氨氮、氟、砷等有害元素進行選擇性吸附,穩定達標。
關于科海思
科海思作為行業前沿技術推行者,2011年與美國Thermax集團(Tulsimer)、德國Watch集團合作成為其中國區總代理,將“特種離子交換樹脂”**次引進國內,基于國情進行工藝創新,添補行業空缺,完成技術升級。在推廣實踐中,倡導 “環保治理價值化”新理念,運用國際**技術在治理的同時進行廢物資源再生,將企業環保建設從單純投入轉為開源投資。
科海思經過不斷耕耘與積累,擁有國內多項技術專利,2018年成為 “一帶一路”綠色環保項目戰略合作伙伴,支持國家“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建設。目前已與APP、KANOO、紫金礦業、富士康、殼牌、、美國安美特、三星、中鹽等國內外企業開展密切合作,同時也為多家高校、研究院及2萬多家環保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助力環保產業構建良好生態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