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體是區別于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另一種物質聚集態,人們稱之為物質存在的第四種狀態。它由電離的導電氣體組成,其中包括六種典型的粒子,即電子、正離子、負離子、激發態的原子或分子、基態的原子或分子以及光子。
物質從能量較低的聚合態轉為能量較高的聚集態將要從外界供給能量(如加溫等),從固體轉化為液體或從液體轉化為氣體時每個粒子需要0.01eV(1eV=1.6022×10-19焦耳)的能量,當氣體進一步從外界吸收能量,分子熱運動進一步加劇,分子離解為原子,原子中的電子獲得足夠的能量脫離電子,成為自由電子。氣體被電離,被電離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電子、離子以及部分中性粒子(原子和分子),其中電子和離子的電荷數差不多相等,宏觀上或平均意義上它是電中性的。
電離的氣體不一定就是等離子體,電離的氣體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之后才能稱為等離子體;另一方面等離子體不只是電離的氣體,如固態金屬中晶格上的正離子和運動的自由電子,半導體中的空穴和電子等都構成固態等離子體;電解溶液中的正負離子構成液體等離子體等,但是人們一般講到的等離子體還是指氣體放電等離子體。從普通氣體轉化為等離子體,每個粒子需要1~30 eV的能量,可見等離子體是物質中能量較高的物質聚集態,因此其中的粒子具有較高的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