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客戶咨詢木炭機機制棒是否耐燒,其實跟原料有很大關系,不同原料做出來的機制木炭也不盡相同。
就拿鋸末和秸稈與竹木相比,三種原料做出來的炭好的當屬竹木,鋸末其次,而秸稈做出來的炭灰分大與前兩種根本無法比,所以才會出現不耐燒的情況;而竹木鋸末本身就是樹木產生的,木質結構硬,其含碳量比較高,所生產出來的機制木炭不論是熱值、燃燒時間還是含碳量都要大于秸稈。由此可見機制木炭是否耐燒,和自己本身的原料有莫大的關系。機制木炭又名機制炭,薪棒、人造炭、無煙清潔炭,是以木質碎料擠壓加工成的炭質棒狀物。機制燃料棒是利用鋸末、木屑、竹屑、樹皮、枝丫、核桃殼、板栗殼、棉花稈、芝麻稈、玉米稈、葵花稈、大豆秸、稻殼、甘蔗渣、玉米芯等原料粉碎(直徑在6mm以下,如稻殼、鋸末不用粉碎)后通過機械擠壓而成的四棱、六棱或方形的帶孔成型燃料。機制燃料棒成型前的原料自然堆放密度為60-350kg/m,成型后的密度為1100-1400kg/m,由此可見,擠壓成型后的燃料棒密度比成型前提高了幾倍至十幾倍。機制木炭主要特點:密度大,熱值高,無煙、無味、無污染、不爆炸、易燃,是綠色產品。木炭的質量指標為:含炭量>85%,發熱量>8千大卡,灰份<5%,揮發份<15%,水份<4%,無雜質,燃燒時無煙無味時間>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