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海關有3239家**認證企業,25501家一般認證企業,以上企業統稱為中國海關的AEO企業,共占全國注冊企業總數的1.94%,納稅總額占全國進出口企業的56.92%。
目前,**認證企業能在海外享受互認便利措施,如何幫助越來越多的**認證企業在更多國家和地區享受互認便利?
近年來,中國海關持續快速推進國際AEO互認合作,努力擴大互認安排簽署。通過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AEO互認工作已從**初的被動跟隨轉變為當下的主動**,取得了積極成果。截至2019年底,中國海關已經與15個經濟體的42個國家(地區)簽署了AEO互認安排,占成員間簽署協議總數的19.2%,其中包括1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認安排簽署覆蓋國家或地區數排在全球**位。
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重要貿易國家或地區為重點作為AEO互認工作的主線,加快推進AEO國際互認合作,中國海關制定了明晰的互認合作規劃和目標。目前,正在進行磋商或進行磋商準備的有俄羅斯、馬來西亞、伊朗、泰國等20多個國家或地區。力爭到2022年底,中國與互認國家或地區的進出口總值占全部進出口總值的80%以上。
從**初需要數年多輪次磋商,到目前一二年即可完成磋商,而**快的中烏(拉圭)AEO互認從接觸到簽署僅用時6個月。中國海關不斷完善并規范AEO互認相關協議文本,打造了中國海關的AEO互認標準模板,并在AEO互認過程中,主動倡導中國文本,以我為主開展互認磋商。
中國海關在世界海關組織成員中**了與相關國家(地區)海關互認后,開展聯合說明會進行宣傳以及開展互認效益評估的新模式,使AEO工作從互認到實施整個過程越來越標準化、規范化。
疫情期間,中國海關積極開展AEO互認效益評估,以內港海關和中韓海關為例,采取視頻會議或者問卷調查的形式,互換雙方AEO企業在查驗和通關時間方面的數據,實施效益評估,交流AEO制度方面的新舉措,進一步促進AEO互認便利措施落到實處。
在國際層面,中國積極履行AEO互認承諾,通過開展與互認國家AEO互認效益評估、召開聯合說明會、加大新聞媒體宣傳等形式,將更多的互認便利措施帶給企業。
目前,東非6國、南美4國、歐亞經濟聯盟等已經實現了區域AEO互認,中國海關積極與上述區域國家進行聯系,研究中國與上述區域開展“一對多”區域AEO互認的可行性。
擴大中國海關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中國海關在世界海關組織AEO領域**國際規則的制定,積極輸出中國海關AEO經驗和創新舉措,著力開展AEO互認能力建設支持和援助,這對于進一步提高中國海關國際話語權具有積極意義。
從2008年中國海關開始建立自己的AEO制度,到2018年**次在AEO互認領域主導制定國際規則,中國海關在參與國際互認合作中開始從AEO互認國際規則的跟隨者、使用者,成為規則的參與者和提供者。
當前AEO互認正處于快速發展期,AEO互認國際規則尚處于形成過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中國海關需要抓住每一個機會,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
自2017年以來,中國海關先后就AEO2.0版倡議、企業協調員制度、與其他政府部門合作開展聯合激勵、應用大數據開展AEO企業信用評估、海關企業信用管理系統等多個獨具中國特色的AEO項目在世界海關組織的國際會議上分享經驗。
同時,中國海關也在WTO貿易便利化委員會會議上應邀發言,向WTO成員推廣了中國海關實施AEO制度的經驗做法,充分彰顯了中國海關治理軟實力。
AEO互認的發展是大勢所趨,而當前中國作為全球貨物貿易**大國的地位,需要中國海關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海關AEO互認合作,尤其要加快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主要貿易伙伴國家的合作。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國家,其中不少國家尚未建立AEO制度。中國海關多次舉辦海關能力建設培訓班,為來自非洲、亞洲此類國家的海關關員提供培訓和開展AEO實地認證觀摩,或者組織專家到有需要的國家或地區提供能力建設援助,進而為將來AEO互認打好基礎。
中國海關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提升有目共睹。全球AEO會議被視為WCO**規模的能力建設活動,中國海關成功申辦了第六屆世界海關組織全球AEO大會,這標志著中國海關AEO工作在世界范圍內擴大影響力邁出重要一步,將有助于中國海關加快推廣AEO國際互認合作,帶動中國企業、中國制造、中國產品“走出去”,提升中國海關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同時有利于引進、消化和吸收國際經驗和管理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