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抗震加固一直是建筑設計與施工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也是施工人員責任的體現。在施工過程中,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呢?
文章目錄 [顯示]
鋼結構抗震
【結構特點】鋼材強度高、重量輕,且材料的勻質性和強韌性較好,可有較大變形,能較好地承受動力荷載。
【抗震應用】一般的超高層建筑(100m以上)或者跨度較大的建筑通常應用鋼結構。由于鋼結構建筑的造價相對較高,且存在鋼材腐蝕問題和消防問題等隱患,目前應用不普遍。
剪力墻結構抗震
【結構特點】剪力墻是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承擔各類荷載引起的內力,能有效控制結構的水平力,這種用剪力墻來承受豎向和水平力的結構稱為剪力墻結構。
【抗震應用】在高層建筑(10層及10層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超過24m的建筑)中被大量運用。
框架結構抗震
【結構特點】框架結構由鋼筋混凝土澆灌成的承重梁柱組成骨架,再用空心磚或預制的加氣混凝土、陶粒等輕質板材作隔墻分戶裝配而成。墻主要是起圍護和隔離的作用,由于墻體不承重,所以可由各種輕質材料制成。框架-剪力墻結構是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力性能。這種結構的住房有很好的抗震性。
【抗震應用】框架結構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應用較為普遍,大多數建筑都是框架結構。
磚混結構抗震
【結構特點】磚混結構應用于樓板、過梁、樓梯、陽臺等。這些配件與磚做的承重墻相結合,所以稱為磚混結構。磚混結構主要應用于多層住宅(24m以內,10層以下),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三者相對弱一些。
【抗震應用】磚混結構一般應用在多層或者跨度不大的建筑,但由于磚混結構的房屋格局固定,墻面不能改動,加之近些年框架結構以及剪力墻結構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在城市建設中已經很少應用磚混結構。
增設構件加固法
增設構件加固法具體包括增設抗震墻(剪力墻和翼墻)加固法、增設支撐加固法、增設剛架加固法等。當原有結構的抗震墻體的間距不滿足現有規范的規定值或者原有墻體的抗震承載力嚴重不足時,宜采用增設抗震墻加固法。
【優缺點】
此法優點是應力傳遞簡單、剛度強度高、可靠性能好、造價低。其缺點是墻體重量大,基礎結構必須有富足的承載力。此外,施工過程中噪聲、振動大,工期長。
增強構件加固法
增強構件加固法具體包括外粘型鋼加固法、粘貼鋼板加固法、粘貼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固法等。
(1)外粘型鋼加固法適用于需要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載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鋼筋混凝土梁、柱等構件的加固。適用于大型結構及大跨度結構,尤其適用于不允許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卻又要求較大幅提高承載能力的混凝土梁、柱等構件的加固。
(2)粘貼鋼板加固法適用于對鋼筋混凝土受彎、大偏心受壓和受拉構件的加固。
(3)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固法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受彎、軸心受壓、大偏心受壓及受拉構件的加固。外貼纖維復合材加固法是采用FRP片材對混凝土構件進行修復加固的一種新技術。
【優缺點】
(1)外粘型鋼加固法的優點是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構件截面尺寸變化不大,結構自重增加較小,而承載能力提高顯著,構件截面的剛度和延性也得以改善。
(2)相對于傳統加固方法,粘貼鋼板加固法更為簡單、快速,對結構的外形和凈空以及生產生活的影響較小。
(3)外貼纖維復合材加固法具有很高的抗化學腐蝕能力和對被加固結構的保護能力,提高了結構耐久性;材料強度高,外貼加固用量少(材料厚度?。?;荷載增加極少,幾乎不改變原有結構的外形和尺寸;施工周期短,操作簡單;加固施工時噪聲小,對結構的使用環境影響較小。
隔震、耗能減震加固法
隔震加固法是將隔震技術應用于抗震加固領域中的一種方法,通過隔震層的設置將地震變形集中到隔震層上,從而達到減小原有結構地震反應的目的,限制能量向上部結構傳遞,提高建筑的抗震安全度。國內外耗能減震結構的振動臺試驗研究表明例,耗能減震結構與傳統抗震結構相比,地震反應減小了40%~60%。而從國外工程資料表明,耗能減震結構體系與傳統抗震結構體系相比,可以節約結構造價5%~10%。若用于已有結構的加固改造,可節省造價會更加可觀,有的加固改造工程節省造價達60%。
【優缺點】
此法的優點是加固效果好、抗震安全度高、無需對非結構構件等再進行抗震加固,故建筑的功能和用途均不受影響。缺點是設置隔震層后,穿過隔震層的設備配線、配管等需要進行妥善的柔性連接,費時費事。
混凝土強度
(1)節點混凝土強度等級選擇缺乏依據;
(2)澆筑混凝土時振搗不密實導致節點混凝土強度不足;
(3)施工縫處理不當影響節點區域混凝土強度。
構造配筋
(1)抗震墻中暗梁配筋設計時未考慮暗梁鋼筋與墻中縱橫鋼筋以及暗柱鋼筋的相互關系;
(2)框架節點箍筋加密時未進行節點內力分析,甚至會忽略了按**小體積配筋率作構造配筋;施工圖中只有柱端的加密配箍量標注,而節點核心區無明確標注。
錨固長度
(1)設計不周造成錨固長度不足;
(2)施工縫留設位置不合理造成錨固長度不足。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局部修訂的條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實施
《煤炭工業礦井抗震設計規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1185-2016,自2017年4月1日起實施
《油氣輸送管道線路工程抗震技術規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0470-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石油化工鋼制設備抗震設計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0761-2018,自2018年9月1日起實施
《石油化工鋼制設備抗震鑒定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1273-2018,自2018年9月1日起實施
云南國為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建筑減隔震技術咨詢,減隔震結構分析設計,減隔震產品研發、生產、檢測、安裝指導及更換,減隔震建筑監測,售后維護等成套技術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隨著建筑減震、隔震技術在全國范圍的大力推廣,作為云南本土企業,我公司于2015年開始進軍減震、隔震行業,經過3年的努力,我公司已成功研發出性能可靠、質量上乘的隔震支座,并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檢測實驗室一次性通過橡膠隔震支座檢測認證,受到廣大業內專家的好評,且我公司產品已于2018年5月8日在云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站進行了公示(第三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