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礎施工
為了**錨桿的錨固能力,因此,對本身為基巖或堅硬巖土的位置,就具體化為錨桿孔的鉆鑿,而對不能直接成孔的松散巖土體位置,則可能包括基坑開挖、砼基礎澆筑。按設計深度鉆鑿錨桿孔并清孔,孔深應大于設計錨桿長度5cm~10cm,孔徑不小于φ42;當受鑿巖設備限制時,構成每根錨桿的兩股鋼繩可分別錨入兩個孔徑不小于φ35的錨孔內,形成人字形錨桿,兩股鋼繩間夾角為15°~30°,以達到同樣的錨固效果;當局部孔位處因地層松散或破碎而不能成孔時,可以采用斷面尺寸不小于0.4×0.4m的C15砼基礎置換不能成孔的巖土段。
4、錨桿安裝
對直接成孔的錨桿位置,錨桿在注漿前連同注漿管一同埋設,對采用砼基礎的地方,錨桿一般在澆筑基礎砼的同時直接埋設。
插入錨桿并注漿,采用標號M30的砂漿;水泥宜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選用粒徑不大于3mm的中細砂,確保漿液飽滿,在進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漿體養護不少于三天。
5、套環加工及錨頭封閉
制作鋼絲繩套環,采用50cm長φ16鋼絲繩彎曲成環形,連接處用2個U型卡扣上牢。在每一孔位處鑿一定深
度的凹坑,一般口徑20cm,深15cm。將套環懸掛于錨桿尾部彎鉤上。錨桿外露套環頂端不能高出地表。用C25細石混凝土封閉凹坑(套環大部露出混凝土,套環與錨桿彎鉤連接處必須封閉于混凝土內)。
6、支撐繩安裝與調試
為確保支撐繩張拉后盡可能緊貼地表,安裝縱橫向支撐繩(橫向采用φ16鋼絲繩,縱向采用φ12鋼絲繩)后采用緊線器或手拉葫蘆張拉,拉緊后兩端各用2~4個(支撐繩長度小于15m時為2個,大于30m時為4個,其間為3個)U型卡扣與錨桿外露套環固定連接。
7、格柵的鋪掛
擬采用D0/08/300/4*4型鋼絲繩網(長4m,寬4m)與S0/2.2/50/2.25/10.02型鋼絲格柵網(長10.02m,寬2.25m) 從上向下鋪掛格柵網,格柵網間重疊寬度不小于5cm,兩張格柵網間的縫合以及格柵網與支撐繩間用φ1.5鐵絲進行扎結,當坡度小于45。時,扎結點間距不得大于2m,當坡度大于45。扎結點間距不得大于1m (有條件時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即將格柵網置于支撐繩之下)
8、鋼繩網鋪掛與縫合
從上向下鋪設鋼繩網并縫合,用φ8鋼絲繩作為縫合繩配合U型卡與套環進行固定聯結。
|